各辖区科技局、财政局,镇江新区经发局、财政局,市有关单位:
为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2014年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实施科技惠民工程。现将《2014年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项目组织申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1、科技示范工程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开展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建立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
2、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针对我市社会发展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新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并应用推广。主要支持对我市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关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术集成度高、行业或区域特点显著、具有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价值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
1、申报项目必须符合《2014年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见附件)支持方向,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2、申报单位必须是我市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联合申报的单位之间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承担的任务、经费比例和知识产权归属等。
3、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申报单位须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鼓励与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有关企业联合申报。申报单位自筹经费与市拨经费比例不低于3:1。
4、优先支持近年内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申报的项目。
5、鼓励各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资金匹配,对能承诺配套资金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6、凡涉及应用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进行科学研究与实验的项目,需提供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复印件和从业人员上岗证复印件。
三、申报程序及相关要求
1、项目需同时进行书面申报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在镇江市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http://222.186.84.227)进行注册和申报,并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打印项目信息表和申报书。书面材料一式三份,按封面、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项目附件材料的顺序装订成册,纸质封面,平装订。本通知及项目信息表、项目申报书样本可在镇江市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或镇江市科技局(http://kjj.zhenjiang.gov.cn)网站下载。
2、实行限额推荐方式组织申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重点开发区域”、“优先开发区域”以及80个产业“三集”园区的企业申报项目。各辖区、市各有关单位限报5项,卫生局限报60项(其中指南代码2205申报数不得超过10项)。各地、各单位可根据2013年省科技厅批准立项数相应增加申报数(具体项目数另行通知)。
3、各主管部门对照申报条件及要求对项目申报材料认真审查,确保项目申报质量。项目书面申报材料报送至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地址:长江路33号镇江广电大厦)二楼综合窗口A(科技局)。
4、项目法人及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出具信用承诺。
5、近3年有应结未结、暂缓暂停、强制中止、撤销项目、国家(省)项目验收不及时或有其它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不能申报本年度计划项目。在项目申报和立项过程中相关责任主体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良信用行为的,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档案。
6、镇江市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于2014年5月8日开网,2014年6月8日关网,项目书面申报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2014年6月9日~ 11日,逾期不予受理。
市行政服务中心联系人:徐志艳、周 竞
联系电话:88983018、84429773
市科技局联系人:张平平、王 燕
联系电话:80822817
附件:2014年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
镇江市财政局
2014年5月7日
附件:
2014年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指南
一、科技示范工程
1101 科技示范社区
围绕智慧生活、平安生活、健康生活、低碳生活,以社区为载体,大力推广科普知识,集中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建设2-3个“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
1102 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工程
针对河流、山体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建设2-3个区域性科技示范工程,采用先进适用的生态修复技术,开展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一)生态环境
2101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102 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210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104 大气及灰霾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二)人口健康
2201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系统等疾病早期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
2202 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控制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2203 妇女儿童保健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204 慢性疾病综合干预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205 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护理技术研究
(三)公共安全
2301 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关键技术应用及示范
2302 食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3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规范的研究及应用
2304 地震、地质、火灾、气象等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及应急救助技术应用研究
(四)其它社会事业
2401 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关键技术研究
|